首页
>工作动态>动态信息
市市场监管局以“四个专业化”强化绿色石化基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26    浏览次数:    字体:[    ]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位于岱山县鱼山岛,一期、二期项目预算投资1730亿元,是全球投资最大的单体民企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已于去年5月份陆续投用,登记在用的压力容器5855台(套),在用压力管道3155.9公里;二期投用后,压力容器总数将逾13000台(套),压力管道6400余公里。自项目开工建设来,面对大型炼化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新课题,舟山市局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按照“四个专业”的角度,强化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一、设立专业化监管机构,实行办事不出岛

(一)派驻工作专班。由岱山县局抽调业务能力较强的3名同志,在鱼山岛上设立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现场受理特种设备施工告知,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极大方便了岛内企业办事。工作专班服务工作开展来,已累计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5855件,电梯17件,起重机械246件,叉车140件;累计办理安装告知7164件,今年共办理压力管道安装告知总计127个项目,涉及施工单位41家;起重机械安装告54件,涉及安装单位16家;压力容器安装告知1248件,涉及安装单位33家。

(二)开通使用登记企业专用账号。依托舟山市特种设备管理系统,为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开通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专用账号,方便企业及时将特种设备的相关信息及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截至目前,已通过专用账号累计办理特种设备基础信息录入7792件。

(三)上门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指导浙石化按照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并针对性指导企业完善锅炉能效测试申请实施管理制度,高能效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落实锅炉水质定期化验机制。

(四)上门培训作业人员服务。该局要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调配资源,在岛上设立培训点。在不具备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线考试的情况下,开通纸质考试的“绿色通道”。到目前为止,培训、考试机构已上岛举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和考试各30期,已有2670人取得了特种设备管理和作业人员资格证书,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及费用支出。

二、组建专业化检验团队,实行监检全天候

(一)成立联合监检组。组织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舟山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抽调技术骨干,成立联合监检组,对检验区域和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在省局的全力支持下,联合监督检验组加强对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把关。市局建立了会商机制,不定期组织专家会商在安装、无损检测、监理及施工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解决对策,并将相关意见及时反馈给业主方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二)上门开展检验技术服务。根据安装工程进度及压力管道试压需要,联合监检组建立了7×24服务机制,随时为企业提供检验服务。针对二期工程初期发生的质量问题,联合监检组对一家球罐安装单位的不规范制造行为进行了约谈,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和要求,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针对二期施工单位的新情况,监检组对施工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进行了审查和帮扶,发现了并指正了一些技术性错误。

(三)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根据二期工程建设需要,市局牵头成立了“鱼山基地特种设备检验党员突击队”,突击队由省科院与市特检院的13名党员检验员联合组成,旨在号召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投身于鱼山基地国家重大项目各项检验检测工作,在急、难、险、重事务面前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突击队成立来,有122人次的党员检验员在非工作时间,上门为企业提供检验服务。

三、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实行监察无缝隙

(一)注重监察员队伍的锻炼培养。除组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参加省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外,市局还组织监察员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技能比武,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抽调全市12名业务骨干,组织开展对绿色石化基地特种设备企业的专项检查,交流了业务技能。组织市局及岱山县局、浙石化相关人员,针对日常监管中遇到的问题、带着调研提纲赴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考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开拓了监管视野。

(二)注重安装及检测质量的检查。去年来,该局邀请国内知名焊接技术专家及省内特种设备检验专家,组织开展了5次特种设备安装(制造)、检测单位专项检查,抽检了18家承压类特种设备安装(制造)单位和16家无损检测单位。检查发现在焊接材料控制、焊接过程控制、焊缝返修控制、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检查组下达了备忘录,明确指出各安装单位存在的问题,均已落实整改措施或整改完毕。

(三)注重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培养。针对绿色石化基地建设及建成投用对人才的需要,促成政府部门在高职院校设立绿色石化专业,培养全日制中专(高职)技术人员。近日,经舟山市政府牵线,浙石化与浙江海洋大学决定共建“浙石化学院”,合力谋划建设浙江省实验室,深化产教融合,切实推动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互动发展。牵头组织舟山市绿色石化行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职业技能大比武,来自全市绿色石化行业的9支队伍31名选手参加角逐。

四、构建专业化协调机制,实行对接无盲区

(一)借力政府部门抓好隐患排查治理。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管委会(市政府常设协调机构)、市安委办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将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寻求政府层面统一解决。根据陈奕君副省长指示要求,加强对浙石化压力管道检验及尾项封闭工作的督促,同时以点带面、对浙石化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要求企业制定整改计划、整改措施、明确问题闭环时间节点。目前,浙石化正按计划进行推进整改。

(二)寻求上级局为工程建设提供制度供给。浙石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压力容器等,在不能满足现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省局积极协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专家开展技术评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保障工程建设的合法合规。针对大量的安全阀亟需校验难题,通过省局指导浙石化开展自行校验,节约了工程时间及费用支出。

(三)通过借力业主单位协调各方解决技术问题。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环节发现的各类问题,联合监检组编印了《监检周报》抄送浙石化,将问题通报各安装检测单位,为公司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至今已编发监检周报107期。由于浙石化对监检周报所反映问题的足够重视,监检过程中发现的原材料标识错误、焊接质量差、无损检测工艺错误、埋地管线防腐质量差等多项严重问题,均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在日常约谈安装单位、检测单位的基础上,去年来,该局2次组织业主方及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负责人,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对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进行讲评,集中教育人数2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