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工作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

首页
>业务工作>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
舟山市抓危化品运输安全织好三张网
信息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行政许可服务处)    发布时间:2020-07-16    浏览次数:    字体:[    ]

温岭“6.13”事故后,舟山市安委办迅速部署开展了全市油气安全专项检查,分行业在全市开展油气安全全链条执法检查。各行业主管部门分头行动,真抓实干,织牢织密危化品运输安全网。

一、全方位织好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网

一是“332”速查运输企业。按照“三项清单”(企业底数、检查对照、隐患)和“三个100%”(企业检查覆盖率、问题列入清单化管理率、隐患落实整改率)要求,全面排查全市33家道路危运企业,督促整改隐患142项,停业整顿企业3家,立案5起,并落实“监管责任网格长+主体责任网格长”双网格化管理。

二是车辆人员隐患清零。对全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建立了“一车一档”,落实清单化管理;对事故同品牌(程力威牌)车辆采取停运措施,检测合格后方可恢复营运,涉及8家企业13辆车;对车辆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交通违法未处理,以及驾驶人驾驶证逾期未审验、未换证等违规行为全面清零。

三是保障运输路面安全。清除危化品车辆集中通行道路路面隐患2条,制定《甬舟高速双桥检查站“两客一危”常态化查控机制》,在双桥设卡点开展24小时联合执法;在危化品运输车辆集中通行的路段设置执勤点位13个,检查危化品运输车辆100余辆,查获非法装载危化品(煤气瓶)面包车1辆。

二、分领域织好海上运输安全网

一是港口危货领域。聚焦危险货物码头装卸作业、平台装车作业及车辆滚装作业中的重点环节,集中检查港口危险货物经营企业24家次,排查安全问题隐患60项。

二是航运危货领域。重点突出油化船舶经营企业和包装危险品水路运输企业的经营资质有效维持情况,检查水路危险品运输企业67家,排查隐患问题40项,对1家企业实施限期整改,对3家企业启动预警。

三是载运船舶领域。对重点企业开展现场指导,落实申报核查100%覆盖,强化动态监管。累计现场督查危化品船舶110艘次,缺陷300余项,滞留3艘次,立案调查9项;现场检查涉危作业15次,发现问题5项;走访危险品运输企业12家,发现问题7项。

三、源头管控织好本质安全网

一是强化充装环节源头治理。对存在充装作业的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全面排查,督促落实充装、发货环节“五必查”;对全市28家城镇燃气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检查燃气输配场站、瓶装供应站、企业工商用户188家次,整改各类隐患62项,立案调查1家。

二是开展使用环节专项检查。专项检查船舶修造企业液化石油气使用情况,发现岱山、嵊泗和新城极少数的小型船舶修造企业仍有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作业现象,但未发现违规使用该气体进入船舶舱室作业的情况。

三是排查设备本质安全。对全市13家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167辆相关车辆,4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17家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进行重点检查,排查所用特种设备及企业资质是否在有效期,设备及其安全附件是否检验有效等隐患22条。